從一無所有到實現持續跨越式發展,擁有近1600億元資產、3萬名員工,水發集團成立12年來的發展速度令人驚嘆。12月6日,“國企改革看山東”主題采訪活動記者團一行在水發集團采訪時,都對水發集團快速發展背后的原因十分感興趣。當被問起水發集團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時,集團多位領導干部給出的回答只有一個字——人。
為什么說核心競爭力是人?水發集團總經理助理、水發能源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鄭清濤給記者講了一個小故事。這兩年,能源集團需要選派5名員工去西藏的項目工作兩年。本來鄭清濤害怕西藏項目條件太艱苦,沒人愿意去,結果一下子就有30多名員工報了名。面試時,讓鄭清濤印象最深刻的是兩個人,一個是50歲的老員工,一個是24歲的年輕女員工。他倆為何選擇去西藏發展?老員工說,因為自己專業不是很對口,在單位里感覺不如別的同事厲害,所以想主動請纓去艱苦的地方鍛煉一下自己;年輕的女員工則表示,自己年輕,想要出去開闊視野、鍛煉鍛煉??偠灾?,兩個人都是抱著積極的心態想做點事情。
員工敢擔責任、想做事,與水發集團對員工的激勵政策有著一定的關系。在采訪中,鄭清濤介紹了水發能源集團對員工的激勵政策。比如,在上市公司股權激勵方面,集團制訂并推行了《水發興業能源2020年股權激勵計劃》,首期對122人進行了股權激勵,包括董事、高級管理人員和核心骨干人員等激勵對象。涉及標的股份數量為6050萬份,占公司已發行股份的2.4%。通過購買公司現有股份,設立信托計劃,向激勵對象轉讓該信托計劃項下的信托受益權的方式實現激勵目的。
再比如,為了建立“權責清晰、獎懲分明、管理科學、流動有序”的現代企業職業經理人管理模式,水發能源集團進行了職業經理人改革試點,做到專業人干專業事,讓聽得見炮火的人指揮戰斗,讓能打硬仗、敢打硬仗的人走在前列。職業經理人實行年薪制,堅持“以崗定薪、按績取酬”的原則,以同業對標為基礎,實施市場化薪酬管理,設置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水平;優化薪酬結構及比例,在強化職業經理人薪酬激勵、控制企業用工成本的基礎上,引導職業經理人關注企業長期業績以及企業經營風險。
激勵政策激發了員工干事創業的精氣神。2019年,水發能源營收14.62億元,同比增長483.1%;凈利潤1.22億元,同比增長424.7%。2020年克服疫情影響,各項經營指標逆勢上揚,全年實現營收70.2億元,同比增長400%;凈利潤4.5億元,同比增長272%。今年截至11月30日,總資產191.93億元,同比增長21.08%;營業收入76.5億元,同比增長36.64%;凈利潤4.66億元,同比增長24.9%。(大眾網·海報新聞記者 梁雯 濟南報道)